对于袁冬初的问话,冯喻园很不服气,强自辩解道“那是他们读书不努力、亦或是悟性太差。若是学业中的佼佼者,自然便能考取功名,不会那么落魄。”
“所以啊,”袁冬初笑看几位闺秀,“那么多悟性差、或者努力却收效甚微的人,为什么不去做点别的?至少凭着自己读书识字,能让家里老小的日子过得好很多。
“再有,那些有聪明才智的人,在读书上自然占据优势,结果通过科考,都去当官了。”
“是啊。”姜佳音几个人都点头。
惟有读书高嘛,就像袁冬初所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。过去了,自然高官厚禄,享尽荣华富贵……咳咳,就像她们几位的府上。
当然,她们的家族多是有从龙之功,但也是颇有名望的读书人。
袁冬初语气却有点郑重“所有聪明才智之人都去当官了。那么,最后种地的人,手艺人,以及贸易买卖人,都是才学智力上低了一等或几等。”
几个闺秀脸上显出不以为然的神色。
袁冬初说道“这些涉及民生根本的行业事务,最后做的一塌糊涂,其实于哪方面都没有好处。”
“种地和手艺人吗?”姜佳音斟酌着措辞,“我听很多人都提过,种地那都是在土里刨食的愚笨劳作,怎能让聪明才智之士去做这等事情啊?”
其余几人连忙跟着点头。
袁冬初笑了笑,说道“种地也有种好种孬的,不一样的人,不一样的种子,农作物的产量区别很大。
“调配适合的肥料,培育优良的种子,开发高效的农具,都会让同一片土地的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。粮食产出多了,国库储备就会充盈,百姓就能吃饱饭。
“聪明人都去当官了,这些需要聪明才智的事务,由谁去做?”
“……”饶是姜佳音聪慧,这时也和其他闺秀一样,听傻眼了。
不都是春天耕种、秋天收获,下笨力气劳作吗?其间除草、浇水、上那什么的肥料,除了这些,难道还有别的讲究不成?
既然已经说开,袁冬初索性继续下去“还有我们通常说的士农工商中的‘工’,同样盖房子、修筑城墙,有强力的器械,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“其他如冶炼、运输、纺织、甚至兵器等等的进步,同样需要顶级才智之士的参与。
“包括士农工商中地位最低的商人,高效的贸易,能让物资的使用效率最大化,能让国家城镇繁荣,能带动物资流动和税收……”
袁冬初看着几位闺秀越来越迷茫的神色,不由得停了下来。
这事儿闹得,其实这些东西,她也就是生长在信息发达的现代,听说过而已。
若深究起来,其实她也没多少实在举措。更不要说和这些五谷不分的贵女们讲述,大概就是云里雾里的吧。
还有,她经营的信局,好长时间了,她也拿不准这算不算经商,心里颇有点提自己的处境不服气。
她笑着摇了摇头,做结尾陈词了“这些,嗯,其实我也就是说一说,真事儿是什么样的,其实我也拿不准。
“那个,要不咱说点别的?比如说沐州和启州的绸缎,哪个更好一些?”
“哦,那就,说说沐州和启州的丝绸?”姜佳音也有点吃不消了。袁冬初说的这些,都是她不了解的。勉强只能记下这些,再多怕是记不住了。
接下来,她们真就讨论起丝绸。
从丝绸质地,到什么季节用怎样的料子、做什么样的衣裙。再到什么样料子的颜色,适合怎样的肤色。
在这些事情上,袁冬初其实也挺了解的,和闺秀们讨论的你来我往。
最后,大家自然是尽兴而归。
陈亦真和冯喻园高兴之余,还企图和袁冬初约定下一次的聚会时间,结果被袁冬初以筹备投递行开业婉拒了。
这几位想到人家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子,带了几个人,便能从通州来到京城做信局,又一番在信心上的打击。
没办法,只能满是遗憾的道别,约好投递行什么时候经营稳定下来,一定给她们送个消息。
…………
这日傍晚,礼部尚书姜知几回府,换了家常便服,刚和夫人坐下闲话,门外丫鬟禀报小姐到了。
帘子打开,姜佳音先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