组建羽林军之后,此轮军队整编就告一段落。
此轮整编中,除吴起跟徐达两位神将被授予大将军衔外,其余将军也都一一获得敕封,标准是统领一级授二品将军,军团长一级授三品或者四品将军。
贪狼军统领蒙恬,获封二品抚军将军。
凤翔军统领郭子仪,获封二品上军将军。
北非军统领常遇春,获封二品征南将军;河洛军统领杨素,获封二品镇东将军;河东军统领左宗棠,获封二品镇西将军。
至此,二品将军序列中,镇东、镇南、镇西以及镇北四镇将军,征东、征南、征西以及征北四征将军,全数配置到位。
抚军将军、中军将军、上军将军、镇军将军、镇国将军以及南中将军中,也只有镇军将军一个名额空缺。
骠骑将军、车骑将军以及卫将军,三公将军序列中,只有许褚被敕封为卫将军,骠骑将军跟车骑将军两个名额暂且空缺。
以上就是所有十七个二品将军名额,总共只剩下三个。
再算上白起、韩信以及李靖三位上将军,霍去病、徐达、吴起、孙膑、李牧以及郑和六位大将军,大夏军上层架构,基本趋于稳定。
华夏十大名将,除卫青殉国,王翦在大秦外,剩下的七位尽归大夏。
整编之后,剩下的七十一万兵卒,在诸军团补充战损之后,悉数被纳入裁撤名单,交由枢密院跟民政署联合安置。
这是迄今为止,大夏最大规模的一次裁军。好在对于如何安置裁撤下来的兵员,两大机构早已驾轻就熟,忙而不乱,井然有序。
于此同时,这次也是王朝最大规模的一次增兵,一次性扩编五个集团军,合计一百七十五万大军。
至此,大夏仅陆军就达到惊人的六百八十万人,这还是在欧阳朔不断裁军,一再压缩控制军队数量的情况下。
否则的话,大夏军怕是要接近千万人规模。
盖亚六年,是大夏人口爆炸性增长的一年。年初之时,王朝总人口也就在一亿五千万上下,距离两亿都差一截。
紧接着就是海量玩家入驻大夏,人口很快就逼近两亿大关。
四月,大夏在白银之手强势出击的情况下,逆风而上,全线出击,一举攻陷柔佛、骠国、爪哇三岛以及埃塞,一下就增加了近三千万人口。
跟着就是攻灭汉、清两国,以及晋、隋、蜀三国的归附,再算上江南以及皖南两行省百姓,短短三个月时间,大夏就增加近八千万人口。
要知道,每座王城都有一千万百姓。战狼前番毫不费力地拿下建业,可是占了大便宜了,如果不是欧阳朔另有谋划,断不会让赤血军轻易得逞。
大晋王朝作为华夏区第三个领主王朝,总人口更是达三千万之巨。
由此也就不难理解,为何大战刚一结束,大夏虽然只增加了河东、中原、皖南以及江南四行省之地,欧阳朔却果断下令止戈,全力整肃内政。
因为此番增加的人口实在太多,够大夏消化好一阵子了。
聚集在洛阳、京都、泉州以及成都四座王城的海量百姓,也要适当引导到其他郡县生活,不能太过聚集。
算上最近半年,持续不断涌入大夏的冒险玩家,以及诸郡县持续刷出的流民,据民政署的最新统计结果显示,截止目前,大夏总人口达三亿七千万之巨,跟年初相比,不仅翻了一番,还略有盈余。
年底之前,大夏人口就能轻松突破四亿大关。
清道光年间,华夏总人口达43亿,创下历史新记录。
如果以此标准来衡量的话,大夏总人口很快就将破历史记录,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。就算如此,六百八十万陆军对王朝而言,还是有些不堪重负。
历史上军队规模最大的是明朝,高峰期号称有两百八十万常备军,彼时的明朝人口在两亿上下。而明军数量,是众所周知的水分巨大。
就算以两百八十万大军计,大夏的军民比例也超过明朝,殊为恐怖。
仅以军队规模论,大夏可谓空前绝后。
就算是华夏近现代时期,军队规模最高峰也不过六百五十万上下,仍低于大夏军现有规模。如此一对比,就可知大夏财政面临怎样的负担了。
就算如此,欧阳朔也无法裁军。
因为眼下正是大夏王朝最关键的时期,对内,要诛灭四国联盟,完成一统大业;对外,要应对四方之敌,还要在非洲大陆抢占先机。
再算上镇守怪兽巢穴,无论哪一项,都需要庞大的军队支撑。
现在裁军,就是自取灭亡。
只有等到彻底扫灭四国联盟,奠定一个相对稳定的中枢,王朝才能考虑,将部署在华夏区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