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对未来的美好崇敬中缓过神,刘盈的面容之上,已是不由自主的带上了一抹轻松。

    至此,粮米官营政策,已经打下了足够坚实的基础,也形成了足够使政策稳步推行下去的惯性。

    换而言之:从今往后,凡是关于粮米官营政策的事, 都已经不太需要刘盈去操心了。

    每年秋收之后,百姓无论是想把粮食存进少府的粮仓,亦或是直接卖给少府,都只需要少府去忙活。

    至于代民储粮的利益,少府更是必然会得到相府的鼎力支持。

    ——百姓存粮于少府的‘十分之一’仓储费,可有一半都是相府国库的!

    哪怕是为了确保自己那一半不会出问题,如今的丞相萧何, 以及基本板上钉钉的下一任丞相曹参,都必然会动用自己所有的力量, 来为少府代民储粮一事保驾护航。

    而这,也正是当初,刘盈答应将代民储粮的利益让给国库一半,而非让少府通吃的原因。

    ——国库的背后,是掌管国库的相府,准确的说,是丞相本人;

    而少府代民储粮一事的背后,则是包含代民储粮在内的‘少府官营粮米’政策。

    将代民储粮所得的利益让出一半给国库,就意味着往后的每一任汉相,乃至于往后的每一届丞相府班子,都天然成为了少府官营粮米政策的既得利益者。

    说白了, 刘盈只不过是通过‘代民储粮所得收益,国库、内帑各得一半’的方式, 把包含丞相在内的整个丞相府,都无限期绑上了粮食官营政策的战车上而已。

    而现如今,有了足够的粮仓、有了足够大的政策惯性和认可度,再加上如今的太子、未来的皇帝刘盈, 以及往后每一任丞相以及相府官员做靠背,少府官营粮米政策,便已然稳如泰山!

    当然,在肉眼可见的将来,少府‘代民储粮’的收益会越来越低,并最终彻底消失。

    这既是历史的惯性,也是历史的必然,同时也是刘盈,乃至整个汉室中央所要达成的目标:让每一个百姓,都具备为自家储存粮食的能力。

    但等到了整个关中,乃至整个天下,都没有百姓需要少府‘代民储粮’的那一天,即便失去了丞相以及相府的力挺,少府也足以凭借这几年的发育期,积攒下足以撑起粮米官营政策的实力。

    而到了那一天,积攒下无数粮米、钱币,以及各式军械、物资的庞然大物——少府,就将成为刘盈屹立云巅,手握天下大权的坚实基础!

    “那一天······”

    “应该不会太远······”

    面带崇敬的发出这声轻喃,刘盈的眉宇间,也悄然带上了一抹异样的自信。

    却也正是在此时, 阳城延语带自责的一语,在刘盈的头上泼下了一盆不大不小的冷水。

    “家上。”

    “还有一事,虽尚不算大,然臣以为,亦当使家上知晓······”

    迟疑的道出此语,待刘盈温笑着一点头,就见阳城延又自顾自纠结一番,才面带迟疑的对刘盈一拱手。

    “幸蒙陛下卷拂,少府官营粮米、代民储粮等诸事,皆未出大谬。”

    “然去岁,少府于关中各地所设之粮仓、粮市,皆偶有小患,为臣所知······”

    听闻阳城延此言,刘盈面上笑意只一滞,望向阳城延的目光中,也稍带上了些许······

    肃杀之气!

    “少府之言。”

    语调清冷的一语,刘盈便将身子陡然一正,眉头更是立时锁起。

    ——对于阳城延口中的‘小患’,经过前世那几年皇帝生涯洗礼的刘盈,实在是太清楚不过了。

    “唉······”

    “怎就······”

    见刘盈这般架势,阳城延直在心中一阵叫苦不迭。

    但话都说出口,纵是再后悔,阳城延也只好暗自摇了摇头,将那意料之中的‘小患’,摆在了刘盈面前。

    “其一者:去岁,少府自关中粮商米贾之手,得储粮之仓无算;然少府官、吏本无多,又大半本有他职,各粮仓之督仓官、吏,实空缺甚大。”

    “无人可用之下,臣只得以少府本有之百石、二百石,而一人兼掌一县,乃至数县之仓。”>

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,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